400-8070-760
合肥醫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聚元健康科技園15棟
154477390@qq.com
隨著手術室清潔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地被認識,我們發現手術室內病人、醫師、護士、工作人員、機器和物品根據治療、工作的階段大致可以分為六種流向:①手術前病人;②手術后病;人③手術前工作人員;④手術后工作人員;⑤手術前滅菌(fungus);⑥手術后器材。根據這六種流向可以細分成幾十種平面類型。
1. 流線分離與平面類型:層流手術室的目的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持接近無菌(意思:沒有活菌)的清潔環境,減少創傷感染。靜壓差因為潔凈室的環境是一個密閉的潔凈環境,門關閉時室內的氣壓大于室外的氣壓,從而保證潔凈室內的潔凈空氣只能向室外流動,室外的空氣不會進入室內,開門后就破壞了壓差系統,潔凈間的凈化質量也將受到影響。顧名思義它要求是:盡管不可能(maybe)達到無菌狀態,但是,以手術室為中心的清潔區域與手術部外的非清潔區域之境界線的劃分,中間亞清潔帶區域的設置,以及如何處理人員和物品的流向或稱流線仍然是我們的設計重點。
2. 手術室的平面類型:
①中央清潔型(Central Clean Type):洗完手的醫生和護士以及滅菌(fungus)器材,都從中央清潔側進入手術室,手術后則從反對側(外周走道側)離室。病人的手術室出入則都從外周走道側進行。
②中央供應型(Central Supply Type):有升降機或電梯運來的滅菌(fungus)材料,通過中央廳送入各個手術室。在中央廳里面工作的人員則必須進行洗手和換衣后進入其中。其他的人員包括洗手醫生、護士和病人都從外周走道側進入和離開手術室。使用后的器材則由外周走道側搬出手術室。
③外周供應型(Side Supply Type):平面布局大致上與中央供應型幾乎相同,只是手術室周圍的滅菌(fungus)器材,洗手醫生、護士等工作人員、病人的流向正好相反。懸浮粒子潔凈工作區空氣潔凈度的測試方法對于粒徑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塵粒計數,宜采用光散射粒子計數法。對于粒徑大于或等于5微米的塵粒計數也可采用濾膜顯微鏡計數法。
④污物回收型(Sanitary RecycleType):從防止感染的觀點出發,使用后的被污染器材、濃盆吸引瓶等的處理被認為最為重要。凈化車間檢測換氣次數:100000級≥15次;10000級≥20次;1000≥30次。壓差:主車間對相鄰房間≥5Pa平均風速:10級、100級0.3-0.5m/s;溫度 冬季>16℃;夏季 <26℃;波動±2℃。這樣,將使用后的器材和手術室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則由外周走道側送出。其他的任何器材、工作人員、病人等的出入則全部由中央側進出入。這種平面型我們稱之為外周回收型。
⑤單向通過型(One Way Type):此類型則是,無論是病人,工作人員還是器材的流向都單方向進行,不允許逆向。不允許清潔流向與非清潔流向交差。是最徹底(thorough)的設計方案。